Pages

February 9, 2010

musing on concentration 非常專心的不專心

今天帶兩兄妹去心理師的診所做檢測。在等待的時候,突然靈光乍現,細細想了一下「不專心」這檔事兒。

根據我的觀察,自閉、過動、或是亞斯柏格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跟一般的弱智者的注意力缺失是不一樣的。當外界事物的吸引力變弱時,這些孩子只是簡單地把注意力從週遭轉移到自己的思緒裡,專注在他們腦中更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經驗:當在聽課、與人交談、或是平常做事的時候,會突然被某些言語或景象勾動心弦,然後短暫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一時無法回應外界的訊息互動。 也許我們會注意到自己的失禮,迅速地在把自己扯回現實。但是這些孩子的反應畢竟更真誠,如果外界提供的刺激是如此地枯燥乏味,那他們就會乾脆關上心門,轉而全心投奔更有意思的地方。也許經過教導和社會化的過程,他們也會試著維持表面的禮貌,可是要一個聰明好動的孩子忍受無聊和束縛,就像大餐當前卻必須餓著肚子聆聽貴賓們無盡的致詞一樣,是種殘酷的折磨。

所謂注意力渙散,是站在外界立場做出的定義。當外人在喋喋不休、或強求他們做些無聊幼稚的活動時,他們很可能會隱遁進自己的內心世界,當我們發現他們沒有把全副心力放在外人的無聊活動上,我們就會認為這個小孩注意力渙散、無法集中。其實它們不是無法集中,反而有可能是遁入另一種更純粹的、沒有一心二用的專注,只是他們專注的對象不是在我們身上,而是他們自己的思緒。這點,很傷人的ego。

所以我們覺得天才總是心不在焉,錯!其實只是我們自己的吸引力不夠罷了。



所以,我告訴自己:要了解自己的吸引力不足、要尊重他們腦中澎湃的智慧浪潮的吸引,要了解自已也是無法抗拒這種誘惑,要感謝他們隱遁時表面上的敷衍與推託其實已經是對我的一種禮貌了,一個「正常」的成人能做的也不過如此。

和他們相處了這麼多年,我慢慢地發覺,這時與其憤怒自憐與抗拒,不如轉個彎,採取了解和誘導的方式。試著誘導他們說出正在想的東西,不但可與他們分享、了解他們的喜好與內心世界,有時我甚至能夠協助他們解構其中邏輯跳躍的空缺,也許還趁機做一點教育工作。

所以在我們家的生活中,「不專心」的現象不是缺陷而是一個指標,表示現況已經淪落到令人逃避的程度,必須立刻做些改善。只要不盲目地自怨怨人,「不專心」反而讓我們過得更和諧快樂,真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